360体育直播

360体育直播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360体育直播 > 新闻动态 > 黄中敏:带领乡亲 “慧”种菜

黄中敏:带领乡亲 “慧”种菜

发布日期:2025-06-24 06:55    点击次数:132

6月5日,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的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育苗大棚里,嫁接蔬菜苗郁郁葱葱。公司董事长黄中敏穿梭其间,查看番茄苗长势。

“我们筛选了亲和性高、口感好、抗病虫害等性能好的品种进行嫁接,将它们的优良特性结合在一起,目前嫁接成活率超过99%。”黄中敏说。

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营蔬菜新品种研发、繁育、嫁接以及新技术培训服务等业务,构建起研发、繁育、生产、嫁接、推广的完整生态链,实现蔬菜安全目标,保障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真正的良种,必须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与育种专业,黄中敏在现代蔬菜产业领域已奋斗20余年,如今已自主研发出确保生产和供应所需的精准品种、精准时间、精准茬口、精准市场的各类蔬菜。

黄中敏(右一)给务工群众进行技术培训。

从在厦门干得风生水起,到回到家乡从零起步,黄中敏有一颗建设家乡的赤子之心。

2013年,在厦门蔬菜产业界已小有名气的黄中敏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朋友费解的决定:放弃年薪20万元的子公司负责人职位和即将到手的公司股权,回到家乡遵义创业。

当时,来自遵义的党政领导到厦门考察农业产业,交谈中,黄中敏感受到了家乡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看到厦门当地菜农靠种菜住上‘菜楼’,当时也在思考,家乡的乡亲们是否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尽管知道贵州气候条件复杂,育苗难度远超沿海地区,但黄中敏仍带着“让农业成为体面职业”的信念,开始了艰难的拓荒。

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预期。2014年,公司完成土地开荒,第一批蔬菜即将上市时,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来,300亩蔬菜毁于一旦,损失近百万元,蔬菜被连根拔起,土全被冲走了。“当时真的欲哭无泪。”黄中敏很沮丧但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重新规划,针对贵州“春淡”“秋淡”蔬菜供应短缺的痛点,开始探索精准农业模式。

“通过工厂化嫁接育苗和科学管护,白菜上市时间能精准到天。”走进公司示范种植基地,在这里,蔬菜的生长密码正被精准解码。

“贵州发展农业不能照搬沿海模式。”黄中敏深谙,科技赋能是从传统农耕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关键。

她创造性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反推生产”理念,自主培育的蔬菜苗可以根据上市时间,精准计算播种周期,在优质品种与科学管护双重加持下,产出越来越多健康干净的蔬菜。

从育苗基质到种植技术,黄中敏针对贵州冬季低温寡照的难题,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大棚设施,确保冬季育苗质量与其他地区持平,有效填补冬季蔬菜育苗的技术空白。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有智能育苗温室10000余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余亩,年产番茄、茄子、黄瓜、苦瓜等嫁接苗和穴盘实生苗3000万株。“工厂化嫁接育苗+精准种植”模式不仅解决了贵州蔬菜供应季节性难题,更通过品种改良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

“手脚麻利的工人一天最多可以赚250元。”如今,基地每天吸纳100余名村民务工,每年发放劳务费近200万元。在“多劳多得”激励机制下,公司劳动力成本下降68%,村民也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公司还与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给村集体支付土地流转费20余万元,项目收益的5%也会分配给村集体。”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除了直接带动就业,黄中敏大力推广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示范基地展示和手把手教学,越来越多农户掌握了嫁接育苗、科学管护等技术,每亩地年均增收数千元,真正实现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如今,她又将目光投向了“新赛道”——智慧农业。“对育苗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机器人、运输轨道等设备,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吸引年轻人返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360体育直播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